轉載自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0~2歲幼兒注意力,您可以從訊息處理開始著手!】

注意力指的是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從多重的訊息裡,我們可以選擇重要的訊息進行檢視,同時忽略其他訊息的能力。具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大多是因為無法從多重的訊息中做出選擇,而導致分心、或是無法持續工作表現。換言之,注意力就是處理訊息的能力,所以要提升注意力,就必須從學習怎麼處理訊息開始。

日常生活所帶來的訊息,與個體的感官輸入、儲存的記憶、以及思考歷程有關。所以要增加幼兒的注意力發展,就可以從增加感官輸入、提升記憶儲存、以及強化思考歷程著手起。

【感官輸入】
訊息進入個體時,第一個步驟就是透過身體的感覺系統進行輸入,個體感官包含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各種感覺,所以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也就可以運用不同的聲光玩具、臉部表情、情境影像、聲音遊戲、不同氣味的輸入、不同食材的食用、身體肌膚的碰觸、肢體動作的運用…等不同方式來增加嬰幼兒的有效率感官輸入,以提升對這些訊息的印象,進而促進注意力的表現。

【儲存的記憶】
當訊息輸入後,訊息就會在大腦中進行處理,進而形成記憶。所以我們可以運用感官輸入所帶來的記憶效果或是事件衍生後所帶來的記憶效應,創造出嬰幼兒對該事物的正向或者是負向的感受,進而強化記憶的效果。於是當嬰幼兒往後在進行任務時,就有可能可以立即回想起曾經相似經歷的過程進而提升當下的注意力表現,或是透過當下的任務指令要求,立即活化訊息儲存的功能,以利注意力的發生。

【思考歷程】
從事任務時,個體可以從大腦中提取相關的舊有記憶,並進行一連串的認知活動,而這認知活動就是一項思考的歷程,當個體進行思考時,就會使用許多的資源,大腦就會一直活動,假若這時個體能記得當下正在進行的事物,甚至思考如何執行時,那麼注意力的表現就可以持續的發展下去。

所以,注意力與官輸入、儲存的記憶、以及思考歷程有關,只要我們能有效的引導幼兒運用如何處理訊息的能力,那麼注意力就可以持續有效發展。以下我們就依各發展階段探討可運用的注意力活動:

【0~3個月】
雖然此時嬰幼兒的注意力尚未發展,但我們仍可以為嬰幼兒往後的注意力發展做準備,這階段以增加多元的感官輸入為主,提升嬰幼兒對刺激的熟悉度、辨識度、以及經驗度,同時促進嬰幼兒智能的發展。我們可以運用不同的聲光玩具或是親子間的對話來刺激嬰幼兒聽覺與視覺的感官輸入,或是透過肌膚觸碰的遊戲來增加嬰幼兒的觸覺接收,當然,您也可以與嬰幼兒來個肢體互動的小遊戲,例如抓起嬰幼兒小手或是小腳揮舞一番、或是抱起嬰幼兒輕輕搖晃,運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增加嬰幼兒身體感覺的輸入,增進嬰幼兒對於自身身體的認識,進而強化記憶的獲得。

【4~6個月】
5到6個月大之後,嬰幼兒開始發展注意力,但此時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幾秒鐘,而且只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特別有反應,這時我們可以從嬰幼兒聽到搖奶瓶的聲音或是看到奶瓶所產生的強烈反應來證明,顯示當下嬰幼兒的聽覺與視覺進行訊息的輸入,加上舊有的經驗告訴他,奶瓶出現就是可以滿足食慾的記憶,於是嬰幼兒為了快速獲得奶瓶,就會出現哭鬧、揮舞手腳的動作反應,這就是一項注意力表現的過程
這階段爸爸媽媽可以運用不同的感官輸入方式,增加嬰幼兒的記憶表現,就可以有利於後續注意力的穩定發展,例如增加嬰幼兒玩手或是玩腳的機會,讓嬰幼兒學習懂得運用自己身體的技巧,進而成為一項遊戲,這時嬰幼兒的記憶就會很深刻,當有機會再從事類似的遊戲時,就可以發現幼兒會專心的玩弄自己的手腳,甚至想要吃到自己的小腳丫,而且會一次比一次更加成熟厲害。
或者提供鈴鐺玩具,透過聲音的回饋,讓嬰幼兒建構如何運用自己雙手操控器具把玩的概念,當有機會再次把玩類似的玩具時,就可以看見嬰幼兒極力的使用之前的操作經驗來進行遊戲。當然您也可以和嬰幼兒來一場聲音遊戲,讓幼兒模仿您發音的方式,在來來回回的聲音互動下,您也會看到嬰幼兒專心聆聽的神情,以及似乎思考著要如何回應您的態勢。
不管是哪一種,只要善用嬰幼兒不同感官的輸入,及操作技巧的運用,就可以增進幼兒注意力的學習表現。

【7~12個月】
隨著嬰幼兒的移行能力、手部操作能力、以及因果關係能力的發展,此階段的嬰幼兒對於環境探索的行為會大幅的提升,這時對於許多新鮮的事物,或是舊有經驗過的事物都會特別想要多次的嘗試,這時提升嬰幼兒的參與動機與對事物的興趣就特別的重要。
現階段您會看到嬰幼兒常常突然坐在原地把玩一個小物件持續幾分鐘的時間,雖然這時間很少超過5分鐘,但這就是孩子的專心度表現。甚至有時嬰幼兒為了要獲得某件玩具,會奮力的往前移行,當來來回回好幾次後,發現自己獲得不到而放聲大哭,這移行找尋的過程也是嬰幼兒因為動機的提升所帶來的注意力表現。
於是,當環境介入的頻率越來越多時,嬰幼兒自然就可以接收更多的感官訊息輸入,此時再加上自身經驗的提升,記憶與思考歷程的持續運用,注意力就能有效率的持續發展。
所以這階段我們就可以透過因果的遊戲來增加嬰幼兒的注意力表現,例如拿毛巾覆蓋在孩子喜愛的玩具上,您會看見孩子會注視著毛巾後,並把毛巾拿走找到玩具。您也可以跟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讓他追逐及找尋您的動向,以增加孩子搜尋的技巧,或是故意把玩具輕輕推丟出去,引導孩子視覺注視玩具移動的動線,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引導嬰幼兒注意力的方式。
您也可以跟孩子玩身體上下輕輕搖晃的遊戲,當您突然停止時,您會觀察到孩子等待一小段時間後,就會搖晃自己的身體表示還想繼續玩。或是您也可以跟孩子玩起他已經學會的動作或聲音遊戲,透過這類型遊戲強化孩子的記憶與思考歷程。
從這個階段開始,可以增加嬰幼兒注意力的遊戲方式就變得很多,只要您能引導孩子如何善用他的感官、記憶、及思考歷程,您就會發現孩子的注意力會一直持續發展中。

【13~24個月】
當幼兒到了一歲半時,注意力就可以維持5~8分鐘,到了一歲九個月,可以持續在8~10分鐘,到了兩歲之後,平均就可以維持10~12分鐘左右。這個階段幼兒的各項能力都已經穩定的發展,對於訊息的接收與處理也更為豐富,也因此所需的訊息處理技巧也需要更為成熟,不然很容易就會因為一下子湧入太多的訊息而不知所措,進而影響注意力的養成。
現階段除了持續增加感官的輸入外,我們也必須從記憶的運用及思考歷程繼續著手,讓幼兒更懂得運用自己的認知能力在日常生活當中。例如,運用因果關係的概念,將玩具藏匿在不同容器內,讓幼兒做出找尋的動作。或是引導孩子進行將積木或是小物件收放到容器內。除了可以教導孩子怎麼使用簡單的器具外,也可增加孩子學習的動機進而強化注意力表現,例如鼓棒的敲敲打打、切水果的玩具等,甚至使用色筆塗鴉的遊戲,藉由增加孩子操控的樂趣,來達成注意力的學習。
由於語言與動作能力的發展,我們可以教導孩子學習新的聲音、單字或動作,讓孩子在嘗試錯誤下,透過反覆練習後所獲得的成就感,來提升注意力表現。或是透過更多的肢體運動,例如攀爬與移行,增加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認識,同時也展現自己的身體能力,除了增加身體的注意力外,也能增加身體與環境之間的連結關係,讓自己更有效率的掌握身體的外界線索。
因為步入兩歲的幼兒,除了認知逐步發展外,情緒行為的養成也在建立中,所以現階段就可以增加規則的建立,讓幼兒學習辨識環境的線索,並從自身舊有的經驗中提取相關的訊息,再搭配情境的運用促進幼兒思考歷程的使用,進而達到注意力的有效發展。

對於0~2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能運用注意力學習的方式不勝枚舉,只要記住一個原則,注意力是處理訊息的能力,要增加幼兒注意力,那就從引導幼兒如何處理訊息開始著手。

(文章收錄彰化線托育季刊2018第三卷第二期)

作者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所長 彰化縣員林市光明南街56號 (04)837-4943
『童心職能治療所』技術長 台中市三民路三段313號5F-2 (04)2233-37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janca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